2017-09-26 第十三次全馬 17/9/2017 第十七屆 雪梨馬拉松後感 YL TO
/雪梨是我一個熟悉的地方,好多朋友誤會我是澳州人,實際上我不是,我只是過去廿多年每年都去探親,2016年年中退休後,六至七月份住了一個月,期間去了黃金海岸跑了一個馬拉松賽事,今年初也住了一個月,逗留在雪梨市周圍跑下步,感覺好舒服。
當然來探親順便跑埋馬拉松是比較有效率的安排,所以就報了雪梨馬了。澳洲地大人少,連馬拉松的跑道也有大量空間讓跑手跑,更甚可以在一日前的中午報名或改變到其他組別仍可。當然沒有了early bird優惠吧,不像其他地方要望天打卦抽籤才能僥倖得到一個選手名額,只是報名費並不便宜。
雪梨馬是我的第十三個全馬了。雪梨馬是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後才開始,今年才是第十七屆。雪梨馬包裝成 running festival, 有全馬,半馬,Bridge Run (10km)及fun family Run(3.5km),希望鼓勵多些市民和小朋友參加。雪梨馬的賣點是在雪梨大橋車路上跑,也在雪梨市中心馬路,穿過Hayden Park和在Centennial Park內來來回回的10km公園路,回程經過Darling Harbour, Circular Quay。
我在13/9上午到達雪梨市,嚇了一跳,當日早上氣溫已經是30'C,下午更上升至33'C, 出城取BiB選手包時也汗流夾背,幸好天氣預報17/9馬拉松當日早上只是 8'C-16'C,事實上14/9日間已經降回16'C了。原以為在 大會的Expo可以消磨下午一兩小時,expo在市中心的Townhall地下,進入會場只用了二分鐘取了 Race BiB,背後便是大會的'迷你Expo',面積比一間小型運動店還細,折扣也不多。如果不打算買東西,15秒已經足夠穿過Expo離開了。
由於氣溫及濕度和香港有很大差異,所以在14/9, 15/9及16/9早上都出去試不同的裝備,結果選定短褲,短Tee外加背心,防曬手袖,手套及起跑時外加輕便雨衣,結果這個裝備我感覺很合適,沿途2km除去雨衣,8km手套及在20km手袖 。
雪梨馬整個賽道有很多上斜下斜路段,又多轉彎位,調頭位,覺得好難跑得好成績,所以打算輕輕鬆鬆,沿途欣賞雪梨地標便完成任務, 打算沿途影多些相。
出發前在家吃了一碗飯,在去程火車上吃了一條200cal 的朱古力條,在大概6:00a.m.到達起步點 Milsons Point。當時半馬預備起步,太陽光仍然天色有些昏暗,在海邊有點兒寒冷,一路郁動保暖,順便排隊解決生理上的需要。在06:30 吃埋一包朱古餅,太陽光照射下比較溫暖了,將行李去寄存後,保持郁動下,在07:00 去上線,似乎人不是很多,四千人左右。我在較後的位置,見到其他在一起較後的選手都是悠閒的。07:00 輪椅組先行出發,原來只有兩位選手,07:05全馬組鳴槍起步,但我聽不到槍聲,大家慢慢起步,我在07:11到起跑線。
起步已經是很斜的路段,先上雪梨橋跑,跑雪梨橋窄窄的行人道。我之前跑過,而跑寬闊的行車路就只是第一次,有點兒興奮,在橋上影了一些相片,就在此時,一個洋人一路打拍兩個籃球,一路跑,速度竟有6分pace, 真係好勁。
奇裝異服的打扮跑手有一些,有batman,有蜘蛛俠,最勁是有保護犀牛團體兩位穿著全副犀牛打扮十足的裝備前進,我不知道他們能否完賽,我只是在2km越過了第一個及在第3km越過了第二個。
在第12km時見到迎面一個身穿三件頭西裝筆挺的背心,外套和西裝褲,打領呔,扣頸喉鈕的男士奔馳中。他穿的是跑鞋,比我跑得快很多(翌日報紙刊登說他是一位25歲的律師,全心希望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),他穿著筆挺西裝希望最快完成全馬,他用了2:47完成,排名27,一個字 '勁'。當日原來有兩位相同裝備的跑手,他是快的一位,也打破了先前的世界紀錄,所以賽後立刻頒發了健力士世界紀錄的證書。
説回我自己的42.195km過程吧,今次沒有和朋友一起跑全馬,只有單獨前進,原先打算輕輕鬆鬆,沿途欣賞雪梨地標悠遊跑,自拍和找其他人幫忙。在雪梨橋上影了一番相片後,中途又被一個說普通話的男士拉著要幫忙他拍照數次,2km之後向下斜方向進發,發覺跑得輕鬆又好像不慢,可能附近的跑手也不慢吧, 跟隨著大隊前進。
這次是比過去十二次全馬前段都快了一分鐘pacing,跑速維持到10km,發覺只用了63分鐘,當時突然決定希望在兩小時內完成半馬。結果加快了小小腳步,剛好能夠在兩小內完成半馬,自己知自己事,要sub4有機會但機會是好微少了,試試吧。但跑馬拉松會跑死人㗎,理智告訴我不敢加速,盡量保持速度到30km,亦已經追過了大會4:15 pacers。但身體開始有抗議,右腳小腿開始有反應,右大腿也開始想投訴,小小抽筋現象開始了,真係未有足夠體力sub4了。打從30km後每跑幾分鐘就行十多廿秒,保持在6分半pace,行行跑跑又跑跑行行,又借影相休息一下完成賽事。當我停跑慢行時,在38km身邊一位西洋肥女士選手在旁,跑過said“keep running”,“follow her。佢咁肥的身型,都不停地跑,她真係完全無停步,我那敢不起步跑番呀,沿途我見她不斷鼓勵其他停下來的跑手,佢真係好。最後1km都能夠不太衰樣的,在很多觀眾鼓勵下衝到雪梨歌劇院終點。
今次以04:15:49 PB完成了雪梨馬,相信只是一個偶然吧,完全不是我以前習慣的跑法。前慢後快,以前我的後半馬會比較前半馬快幾分鐘,今次後半段卻是慢了16分鐘,我都是較喜歡以前的跑法,前慢後快吧。
衝過了終點行了幾步又唔覺得怎麼疲累,很快便進入Recovery Village取了finisher Tee和finisher medal,兩個設計都很好,又要讚。 再行多差不多1km取行李,又再行1.5km找朋友一起去享受一個海景午餐。
由於一早起跑,路旁觀衆不多,但在回程市區Hayden Park, Darling Harbour, Circular Quay, Opera House 就有很多觀眾打氣,氣氛也特別好,想行多一點都不太敢,只好盡力去跑。他們也有帶小朋友出來打氣及有少量糖果供應,我也在一位小朋友處取了軟糖吃,他們也有一些鼓勵牌仔,例如:'keep smile, you have paid to run'; 'Every step is one less to take'; 'Smile make you run faster'; 'The pains is Temporary, the Pride is forever' ..... 都幾有道理吧。
澳洲馬拉松不像其他地方,只提供水和間中有運動飲料,在兩三個水站有energy gel提供,我今次帶著三包energy gel,在第12km,23km和32km吃了,到了40km,都要取大會的energy gel吃了再有力衝線。今次的水站相當多,廁所位在初段有十人排隊外,在10km後已經的廁所已經沒有人龍了。在33km打後,大會有特別多攝影師幫選手影靚相,的確背景好靚,不能夠不跑好姿勢,賽後又乖乖地比錢買相。
在沿途都見到很多香港跑手,我都有和他們互相鼓勵一番,也和一朋友交換了電話號碼,他也會在15/10 跑墨爾本全馬,希望到時又最次見面吧。我知道青衣班昌哥跑全馬跑得很快,比我快得多,我並沒有遇到他,另外九仔班 Edmond事頭跑Bridge Run 10km,他PB了,他好享受這個10km run 。
另外大會的live tracking 每位跑手的進度和估計下一段時間相當好,太太和朋友在港也知道跑步的速度和進度,抵讚。
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完賽後的24/9星期日氣溫上升至32C, 點跑全馬呀,謝天謝地17/9給我們這麼好的天氣吧。
2017 雪梨馬小小統計數字:
全馬 4060 人
半馬 8426 人
Bridge Run 10km 13328 人
Family Run 3.5km 6951 人
Wheel chair 2 人
原來只有四千全馬跑手,難怪全馬跑道一點都不擠擁啦。
賽後感想:
1. 幸好天氣涼快 ,如果是四天前30C, 就跑完都很勉強
2. 大會Expo超迷你小型
3. 水站多,供應充足,但沒有食物,廁所不用排隊
4. 跑手一般都是用輕鬆愉快的步伐去跑,在較窄的地方也完全沒有爭路的現象
5. 今次前段放得太盡,後段乏力和以前跑法不同,覺得前段留力,後段輕鬆些好一點
6. 今次能夠PB了半馬(1:57)又PB了全馬(4:15),只是一個偶然吧
7. 觀眾不多但好熱情,主要在後段
8. 希望2018 明年再來玩多一次
ps.
10/2014 膽粗粗 報了2/2015 渣打半馬後,胡亂地練習一輪跑完成了半馬
3/12/2015 日本那霸第一次全馬
16/9/2017 澳洲雪梨第十三次全馬
有很多朋友說,你跑咁密,咁多會唔會跑傷㗎?有些教練也說跑完一個全馬要休息一兩月才可以再跑其它賽事,事實上不無道理,亦是擔心得有道理。我跑步不是要追求速度和要PB, 我是龜速跑手,以輕鬆為主,海外馬是旅遊一個好重要的部分。訓練除了在運動場和街跑外,也喜歡行山,行山可以增加了我的體力和耐力,尤其是太陽直射下。每一次全馬我事前都有八至十星期循序漸進的長距離練習,由於不是去拼命跑,跑得慢,沿途影下相,每一次跑完都能夠在二至三天內完全復原。在過去曾經有兩次 連續兩個星期日在不同國家跑全馬,也能夠應付。托賴並没有什麼傷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