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6-26 第廿個全馬 Banff Marathon 加拿大報告 YL TO

兩星期前(3/6/2018)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跑完一個炎熱的全馬,跟著在美國黃石公園等旅遊了八天,在14/6/2018 飛到Calgary再和朋友自駕遊到Banff National Park準備參加17/6/2018 Banff Marathon。當然旅遊到National Park各個景點例如Columbia Icefield, Lake Louisa等等。今次比較特別,同行朋友即時報名做大會義工及在起跑點打氣。

Banff Marathon已經是三年內第廿個全馬,賽道全程在約1400m海拔進行,大部份時間跑上斜或下斜的路,風景比較優美,所以決定今次輕鬆跑。

日期 17/6/2018, 09:00 起跑
天氣:起跑時只是10C, 跑完也只是21C,天晴,陽光普照
賽事: 10km(1200名跑手), 半馬(1200名跑手), 全馬(350名跑手)

賽道:Banff, 班芙 市中心出發,沿Bow River邊入Bow Valley Parkway向北跑,在 20km沿路回程,進入最後2km, 入Banff Central Park繞行兩條橋回市區終點。全程在約1400m海拔上的馬路,大部份時間跑上斜或下斜的路。跑手在起跑點大多數都是悠悠閒的。我排在尾段 也只是用了12秒便上到線。

安全措施:大會建議全馬選手帶備防熊噴霧(bear spray),因為Banff National Park熊是會出現的,我們之前在馬路也曾見過一隻細細的熊橫過馬路。在賽事中我亦見到一部份選手有帶備bear spray。

水站:單程有9個,來回共18個,即若2.5km便有一個, 水,運動飲料,特別是power gel大量提供,海綿也在第四個水站有提供。每個水站都是小型的,但完全不擠人。義工們都很落力,有義工帶著小孩一起參與,她們也熱情和選手hi-five或擁抱 打氣。

廁所:隔一或兩個水站便有,完全不用排隊,廁所又比較乾淨。

狀態:今次狀態麻麻,跑到25km 已經開始有抽筋現象,在兩個星期前跑完San Diego一個炎熱的全馬後,一直沒有什麼好的練習 和休息,每天都勞勞碌碌,出去旅遊十多小時,賽前一晚也是十時才吃晚餐,出賽身體有些少疲倦。捱下捱下到34km就好d,後段38km恢復了一點體力,可以在6分pace跑最後2km 。沿途吃了大會五包Power gel。

特色: 小型賽事,海拔有1400m 的賽道,由於在 Banff National Park,湖光山色,雪景,倒影,松樹沿著馬路兩傍,是一個好好風景的一個賽事。

2017-12-27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Jason See

5/11/2017
美國紐約

由古希臘至17世紀,除了神學家、數學家外,凡研究學問的都叫哲學家。研究天文地理生物的叫自然哲學家。研究政治的叫政治哲學家。之後各門學科從哲學分拆出去,科學抬頭,許多學問為了顯得有體面,都自稱科學。這些年,哲學從坐了幾個世紀的冷板凳回潮,愛情有愛情哲學,飲食有飲食哲學……體育運動越來越蓬勃,也出現了足球哲學、長跑哲學等等。

法國哲學家沙特(Jean-Paul Sartre,1905-1980) 在《有與無》(Being and Nothingness) 中提及滑雪運動,聲稱滑雪是人類創造「意義」的活動。雪本來是純粹物質;純粹物質是沒有意義可言的。只有在滑雪時,雪才具備人賦予他的意義。滑雪時,雪由輕飄飄,幾乎沒有重量的東西,變成「支撐行動」的固體。人滑過後,雪又回復原來無意義的純粹物質。在沙特眼中,滑雪隱喻人生。純粹物質的大自然,沒有意義可言,任何意義都是人通過行動賦予的。人在行動中不斷創造出意義,這便是沙特存在主義的要旨。

在香港成長,能參與滑雪運動的機會不多。於是,長跑對我來說,比滑雪運動更能象徵人生,因為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滑雪,天氣太熱,雪山沒有足夠豐厚的雪,便無法滑雪。可是,任何時候都可以跑步。這等於說,人在任何環境,就算是身在集中營或監房,失去自由、名利,也一樣可以創造意義。所以沙特說:「人是被判處自由的(Man is condemned to be free)。」寫下這句話時,沙特正在二戰是德軍戰俘營中服刑。

滑雪和跑步,兩項運動的最大不同之處是,人是沒可能控制大自然何時有雪,滑雪是將個人意志之加諸雪上,人駕馭雪、征服雪。跑步則相反,紐約馬拉松是幸運抽中的,站在起跑線的一刻,我已克服不同的挑戰和困難,剩下的42.195公里,唯一要做的只是配合之、順應之,以創造意義。這裏的意義不是沙特說的由人賦予,而是由我出發前訓練、以往的經歷跟馬拉松去共創。

只要你在走,總是在前進。整個旅程從開始到結束,是一個艱難的任務,需要的包括有家庭、金錢、工作安排的平衡。別以為跑步只是四肢活動,其實跑步和哲學一樣,都是在解決謎題,需要堅毅周詳、精密的思考。分別只是:哲學僅需心智,跑馬拉松則要心智和體能,缺一不可。

在一步一腳印中,我賺了享受過程的滿足感,多了一份練達的世故,少了點跋扈的狂傲;多了點眼角的滄桑,少了一份雀躍的稚氣。唯一未變的,是永無休止的好奇心。好奇,一直是將我推向世界最大的動力。

我的長跑哲學,就是努力地守株待兔,盡可能一直繼續跑。等到下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,便能再度盡顯身手。人生不也是如此嗎?

Jason See
長跑愛好者

2017-11-17 紐約馬拉松2017 Jacky Ma

準備足大半年嘅紐約馬,訓練其間要好自律(體重控制, interval, tempo, LSD, strength/cross training) 並不斷留意身體反應,作出調整,到最後定目標時間3:40。

只預早2日到紐約,航班仲要delay 4個鐘..(故事教訓應早多1日出發比較穩陣),幸好飛機上瞓到,只有少少jetlag,到步後即去EXPO取跑手包,好高興在EXPO相遇RMAC兩大型男 - Felix & Jason。

比賽當日(Nov 05th) 陰天小雨,10-13'c,等起步時幾凍,幸好有帶disposable雨衣保暖,知道這條賽道係世界六大馬中最難,沒有諗太多只集中精神keep好pacing

頭半程還算輕鬆,望吓其他跑手,風景,打氣市民,氣氛好好,好多樂隊演奏,影吓相,keep 5分 - 5分20秒 pacing,半程時間1小時50分,目標內,但24km後橋和上斜路段不斷增加,對大腿開始緊,步頻由180跌到170,左右小腹有點痛,即用手按壓,時好時差,心感有點不妙......

世界大賽水站非常充足,2-3km已有 Gatorade /水,但諗唔到食物供應好少,全程只見2次香蕉,(其中1次係市民提供),同1次Gel。

終點係Central Park斜坡上,真係辛苦到尾,最終時間3小時50分,雖然做唔到target時間,但已盡了力,個完成牌得來不易喔!

 

 

 

2017-09-26 第十三次全馬 17/9/2017 第十七屆 雪梨馬拉松後感 YL TO  

雪梨是我一個熟悉的地方,好多朋友誤會我是澳州人,實際上我不是,我只是過去廿多年每年都去探親,2016年年中退休後,六至七月份住了一個月,期間去了黃金海岸跑了一個馬拉松賽事,今年初也住了一個月,逗留在雪梨市周圍跑下步,感覺好舒服。

當然來探親順便跑埋馬拉松是比較有效率的安排,所以就報了雪梨馬了。澳洲地大人少,連馬拉松的跑道也有大量空間讓跑手跑,更甚可以在一日前的中午報名或改變到其他組別仍可。當然沒有了early bird優惠吧,不像其他地方要望天打卦抽籤才能僥倖得到一個選手名額,只是報名費並不便宜。

雪梨馬是我的第十三個全馬了。雪梨馬是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後才開始,今年才是第十七屆。雪梨馬包裝成 running festival, 有全馬,半馬,Bridge Run (10km)及fun family Run(3.5km),希望鼓勵多些市民和小朋友參加。雪梨馬的賣點是在雪梨大橋車路上跑,也在雪梨市中心馬路,穿過Hayden Park和在Centennial Park內來來回回的10km公園路,回程經過Darling Harbour, Circular Quay。

我在13/9上午到達雪梨市,嚇了一跳,當日早上氣溫已經是30'C,下午更上升至33'C, 出城取BiB選手包時也汗流夾背,幸好天氣預報17/9馬拉松當日早上只是 8'C-16'C,事實上14/9日間已經降回16'C了。原以為在 大會的Expo可以消磨下午一兩小時,expo在市中心的Townhall地下,進入會場只用了二分鐘取了 Race BiB,背後便是大會的'迷你Expo',面積比一間小型運動店還細,折扣也不多。如果不打算買東西,15秒已經足夠穿過Expo離開了。

由於氣溫及濕度和香港有很大差異,所以在14/9, 15/9及16/9早上都出去試不同的裝備,結果選定短褲,短Tee外加背心,防曬手袖,手套及起跑時外加輕便雨衣,結果這個裝備我感覺很合適,沿途2km除去雨衣,8km手套及在20km手袖 。

雪梨馬整個賽道有很多上斜下斜路段,又多轉彎位,調頭位,覺得好難跑得好成績,所以打算輕輕鬆鬆,沿途欣賞雪梨地標便完成任務, 打算沿途影多些相。 

出發前在家吃了一碗飯,在去程火車上吃了一條200cal 的朱古力條,在大概6:00a.m.到達起步點 Milsons Point。當時半馬預備起步,太陽光仍然天色有些昏暗,在海邊有點兒寒冷,一路郁動保暖,順便排隊解決生理上的需要。在06:30 吃埋一包朱古餅,太陽光照射下比較溫暖了,將行李去寄存後,保持郁動下,在07:00 去上線,似乎人不是很多,四千人左右。我在較後的位置,見到其他在一起較後的選手都是悠閒的。07:00 輪椅組先行出發,原來只有兩位選手,07:05全馬組鳴槍起步,但我聽不到槍聲,大家慢慢起步,我在07:11到起跑線。

起步已經是很斜的路段,先上雪梨橋跑,跑雪梨橋窄窄的行人道。我之前跑過,而跑寬闊的行車路就只是第一次,有點兒興奮,在橋上影了一些相片,就在此時,一個洋人一路打拍兩個籃球,一路跑,速度竟有6分pace, 真係好勁。

奇裝異服的打扮跑手有一些,有batman,有蜘蛛俠,最勁是有保護犀牛團體兩位穿著全副犀牛打扮十足的裝備前進,我不知道他們能否完賽,我只是在2km越過了第一個及在第3km越過了第二個。

在第12km時見到迎面一個身穿三件頭西裝筆挺的背心,外套和西裝褲,打領呔,扣頸喉鈕的男士奔馳中。他穿的是跑鞋,比我跑得快很多(翌日報紙刊登說他是一位25歲的律師,全心希望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),他穿著筆挺西裝希望最快完成全馬,他用了2:47完成,排名27,一個字 '勁'。當日原來有兩位相同裝備的跑手,他是快的一位,也打破了先前的世界紀錄,所以賽後立刻頒發了健力士世界紀錄的證書。

説回我自己的42.195km過程吧,今次沒有和朋友一起跑全馬,只有單獨前進,原先打算輕輕鬆鬆,沿途欣賞雪梨地標悠遊跑,自拍和找其他人幫忙。在雪梨橋上影了一番相片後,中途又被一個說普通話的男士拉著要幫忙他拍照數次,2km之後向下斜方向進發,發覺跑得輕鬆又好像不慢,可能附近的跑手也不慢吧, 跟隨著大隊前進。

這次是比過去十二次全馬前段都快了一分鐘pacing,跑速維持到10km,發覺只用了63分鐘,當時突然決定希望在兩小時內完成半馬。結果加快了小小腳步,剛好能夠在兩小內完成半馬,自己知自己事,要sub4有機會但機會是好微少了,試試吧。但跑馬拉松會跑死人㗎,理智告訴我不敢加速,盡量保持速度到30km,亦已經追過了大會4:15 pacers。但身體開始有抗議,右腳小腿開始有反應,右大腿也開始想投訴,小小抽筋現象開始了,真係未有足夠體力sub4了。打從30km後每跑幾分鐘就行十多廿秒,保持在6分半pace,行行跑跑又跑跑行行,又借影相休息一下完成賽事。當我停跑慢行時,在38km身邊一位西洋肥女士選手在旁,跑過said“keep running”,“follow her。佢咁肥的身型,都不停地跑,她真係完全無停步,我那敢不起步跑番呀,沿途我見她不斷鼓勵其他停下來的跑手,佢真係好。最後1km都能夠不太衰樣的,在很多觀眾鼓勵下衝到雪梨歌劇院終點。

今次以04:15:49 PB完成了雪梨馬,相信只是一個偶然吧,完全不是我以前習慣的跑法。前慢後快,以前我的後半馬會比較前半馬快幾分鐘,今次後半段卻是慢了16分鐘,我都是較喜歡以前的跑法,前慢後快吧。

衝過了終點行了幾步又唔覺得怎麼疲累,很快便進入Recovery Village取了finisher Tee和finisher medal,兩個設計都很好,又要讚。 再行多差不多1km取行李,又再行1.5km找朋友一起去享受一個海景午餐。

由於一早起跑,路旁觀衆不多,但在回程市區Hayden Park, Darling Harbour, Circular Quay, Opera House 就有很多觀眾打氣,氣氛也特別好,想行多一點都不太敢,只好盡力去跑。他們也有帶小朋友出來打氣及有少量糖果供應,我也在一位小朋友處取了軟糖吃,他們也有一些鼓勵牌仔,例如:'keep smile, you have paid to run'; 'Every step is one less to take'; 'Smile make you run faster'; 'The pains is Temporary, the Pride is forever' ..... 都幾有道理吧。

澳洲馬拉松不像其他地方,只提供水和間中有運動飲料,在兩三個水站有energy gel提供,我今次帶著三包energy gel,在第12km,23km和32km吃了,到了40km,都要取大會的energy gel吃了再有力衝線。今次的水站相當多,廁所位在初段有十人排隊外,在10km後已經的廁所已經沒有人龍了。在33km打後,大會有特別多攝影師幫選手影靚相,的確背景好靚,不能夠不跑好姿勢,賽後又乖乖地比錢買相。

在沿途都見到很多香港跑手,我都有和他們互相鼓勵一番,也和一朋友交換了電話號碼,他也會在15/10 跑墨爾本全馬,希望到時又最次見面吧。我知道青衣班昌哥跑全馬跑得很快,比我快得多,我並沒有遇到他,另外九仔班 Edmond事頭跑Bridge Run 10km,他PB了,他好享受這個10km run 。

另外大會的live tracking 每位跑手的進度和估計下一段時間相當好,太太和朋友在港也知道跑步的速度和進度,抵讚。

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完賽後的24/9星期日氣溫上升至32C, 點跑全馬呀,謝天謝地17/9給我們這麼好的天氣吧。

2017 雪梨馬小小統計數字:
       全馬 4060 人
       半馬 8426 人
       Bridge Run 10km 13328 人
       Family Run 3.5km 6951 人
       Wheel chair 2 人
原來只有四千全馬跑手,難怪全馬跑道一點都不擠擁啦。

賽後感想:
1. 幸好天氣涼快 ,如果是四天前30C, 就跑完都很勉強
2. 大會Expo超迷你小型
3. 水站多,供應充足,但沒有食物,廁所不用排隊
4. 跑手一般都是用輕鬆愉快的步伐去跑,在較窄的地方也完全沒有爭路的現象
5. 今次前段放得太盡,後段乏力和以前跑法不同,覺得前段留力,後段輕鬆些好一點
6. 今次能夠PB了半馬(1:57)又PB了全馬(4:15),只是一個偶然吧
7. 觀眾不多但好熱情,主要在後段
8. 希望2018 明年再來玩多一次

ps. 
10/2014 膽粗粗 報了2/2015 渣打半馬後,胡亂地練習一輪跑完成了半馬
3/12/2015 日本那霸第一次全馬
16/9/2017 澳洲雪梨第十三次全馬

有很多朋友說,你跑咁密,咁多會唔會跑傷㗎?有些教練也說跑完一個全馬要休息一兩月才可以再跑其它賽事,事實上不無道理,亦是擔心得有道理。我跑步不是要追求速度和要PB, 我是龜速跑手,以輕鬆為主,海外馬是旅遊一個好重要的部分。訓練除了在運動場和街跑外,也喜歡行山,行山可以增加了我的體力和耐力,尤其是太陽直射下。每一次全馬我事前都有八至十星期循序漸進的長距離練習,由於不是去拼命跑,跑得慢,沿途影下相,每一次跑完都能夠在二至三天內完全復原。在過去曾經有兩次 連續兩個星期日在不同國家跑全馬,也能夠應付。托賴並没有什麼傷患。

2017-06-16 《蜻蜓點水 之 芬蘭半馬》0610 Echo Fung

這次參加赫爾辛基半馬是很怱忙之下決定的,一直在忙私忙公,也沒怎麼練過,没有足夠準備就當一個練習及給自己一個小休。

星期五早上一波幾折。鐵道維修原故要乘接駁巴士往另一車站去蘇黎世機場。原定起飛前兩小時到達機場但接駁巴士誤點導致錯過了列車,下一班車只能約一小時10分前到達。到了機場,連行帶跑到櫃枱辦理登機手續。職員説今天航班十分滿, 已超額預訂,我只能被分配後補位。問她機會多少,她也不知道,要看看有没有乘客願意退出。又説若真的没有位,可買票往德國慕尼黑再轉機往赫爾辛基。當下真的十分焦急。這埸半馬是在星期六早上跑,我若星期五太晚到,想到最差情況就是來看比賽了。

去到閘口, 立即上前查詢座位情況。職員之間嘰哩咕嚕一會後,没解釋,便把原有機票撕掉再打印新的。嘩,很感恩不用等,不用再買機票,真的抹一把汗。弄了半天,終於可上機了。早上一早出門,到上機又没有吃點什麼,全程又緊張,坐在機艙內腳板有點抽。因為之前没有時間詳細計劃,故此到了赫爾辛基機場後需要多點時間才到達酒店。到酒店已下午四時半,又累又餓。

赫爾辛基現在日照時間很長,早上未到4時日出,晚上10時半左右才天黑。我計劃怱怱取跑手包和簡單充飢,然後就步行返酒店,早些休息。途中突然轟轟巨響,原來八九架戰機在演習, 並噴出不同顏色的煙霧。其中兩架在空中反方向的劃破晴空,形成了一個心型, 第三架一於來個一箭穿心。即時吸引很多路人停在路旁或在海旁觀看。早上一陣納悶被這突如奇來的戰機一掃而空。無論如何,明早盡力吧。

星期六早上很早醒了,吃了早餐後急急再換衫出門。但出門後才發現忘了帶流動wifi、地圖、水和朱古力。在途中真的不知方向,人流也極少。幸而正準備找方向時有一金髮女跑手向我示意,又跟我説一起向起點走。真巧,她是本地人,也是跑半馬的。正需求助時即時有人熱心幫忙,很感恩啊!

這個比賽只有約二千多人參與,有配速跑手,水站也十分足夠。雖然不算很大規模,但安排都很細心。赫爾辛基今早天氣十分舒適,約攝氏13至17度,濕度不高,很適合跑。唯起跑不久後陽光十分充沛,沒有太陽鏡絶對不行。

芬蘭人很熱衷運動,除了冰上曲棍球和足球,相信跑步是他們另一個喜愛的運動。在比賽途中,最印象深刻的除了在沿湖邊和兩旁充滿樹木的行人道跑之外,便是看見一個手持巨型嬰兒車的女跑手,很輕鬆地經過我之後,帶着輕快的步伐,推着嬰兒車,絶塵而去。想到自己缺乏練習,加上陽光猛烈,下半程意志低落,雙腳感到無力。看見這跑手媽媽,便提醒自己不要放棄,繼續跑至終點為止。芬蘭跑手媽媽真利害。

雖然來芬蘭怱怱兩三天,真的待在市內逛逛或去景點的時間不多。但這裡的初夏給我一個活力和陽光的印象。有機會一定要和家人來一次,享受一下這裡日照長的的赫爾辛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