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ICS Stockholm Marathon - Jason See

瑞典斯德哥爾摩 31/5/2014

 瑞典全國人口不過900萬,一年之中只有三個月是夏天,其餘日子都是漫漫長冬,晝短夜長,所以每年六至八月的盛夏,讓當地人格外珍惜難得的悠長日照,彼此盡情享受愉快假期。首都斯德哥爾摩位於瑞典的東海岸,瀕臨波羅的海,梅拉倫湖(Lake Maralen)的入海處,風景秀麗,其悠久的歷史文化、造型經典的建築、廣大的綠地與水路,成為北歐遊客最多的城市之一。

從13世紀起,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、文化、經濟和交通中心,各城鎮由於免受戰爭的破壞而保存良好。市中心街頭雖然人來人往,生活節奏卻不特別匆忙、不特別緊張,整個城市從容不迫,按著自己的步調行事。有趣的是,整個城市不只人有自己的步調,就連建築物也與一般印象中的政治經濟中心大不同,在市中心根本看不到高樓大廈,即使是現代化的高樓,也很少超過10層樓。據悉,政府並無明文規定不能蓋高樓,但瑞典人倒是約定俗成,造就城市整潔、典雅的情致。即使位處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中心,也完全顛覆大都會該有的繁華雜亂。

這次行程我們從丹麥哥本哈根出發,坐飛機來到Marathon Expo已是比賽日前的下午,幸好還來得及註冊報到,會場中也有免費的小型pasta party,可惜只有一款北歐風味的意粉沙律,還附送紙包飲品。展覽會規模不大,以小型攤位為主,由於當地物價較為高昴,即使標榜On Sale的各個商戶,對比之下變得不太吸引。不過,這裏有很多歐洲其他城市馬拉松和越野挑戰賽的主辦單位進行推廣,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地介紹各個項目特色和舉辦歷史,甚至提供即場報名的優惠,足見運動產業在歐洲發展非常成熟,對旅遊、零售、酒店和交通都有莫大助益和貢獻。不論程度高低,速度快慢,跑步、訓練和參加大型運動項目,都是市民享受生活的一部分。

 比賽日早上天陰微雨,但無礙各健兒的興奮心情,而且只要憑著參賽號碼布,當天乘搭所有公共交通費用全免。起跑時間為正午十二時,讓大家有充足時間養精蓄銳,沿途的地鐵車廂都是一起參賽的選手,彼此進入會場時更能感受到大會的熱烈氣氛。起點和終點都位於1912 年的奧林匹克運動中心,比賽路線基本圍繞斯德哥爾摩最美的中心城區兩圈。

 賽事沿途經過許多久負盛名的城市標誌,如瑞典皇宮、中央車站、市政廳、皇家歌劇院和國會大廈等等。跑手在一天內將領略從中世紀時期到如今的城市與建築的迷人景色,當中感受最深為皇家公園 (Djurgården),動人美景盡收眼底,藍天白雲配上悠遊的腳步,讓人恰然自得,心曠神怡。跑上兩圈剛好把整座城市的美麗景緻化成各幅影像,永久保存在回憶之中,值得記念的還有這是我首個跑進五小時內的馬拉松賽。

 雖然不少人認為去北歐屬於高門檻旅遊,除了準備長假期,還有高物價的預算,意料之中花費必定不少,但其實只要做足準備,包括資料搜集和良好的心態,出發之日並非遙遙無期。

瑞典有句諺語:Ingen vet livets längd förrän livet tar slut。意譯:「生命結束之前,沒人知道它的長度。」同理,只有體會過斯德哥爾摩馬拉松,便知道它有多麼令人神往。在未開始走出國外參加馬拉松前,我和大部分港人一樣過着差不多的生活,然而年月漸長,遇到不同的際遇和現實取捨,我從跑步練習中學到莫忘初衷的信念。對我來說,這是一場「想」和「做」的同步實驗,要拼棄人云亦云隨波逐流,確是知易行難,希望在能維持生活之餘,也可以找個空間,體驗全力以赴去做好一件事的滿足。

Jason See
以跑步為目的而旅行的生活實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