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TCS Amsterdam Marathon 荷蘭阿姆斯特丹 18/10/2015】

荷蘭約四分之一的國土在海平
面以下,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低地國,城裡河網密布,有「北方威尼斯」之稱。首都阿姆斯特丹作為歐洲第六大城市圈,亦是荷蘭的經濟和文化中心,它的發展經歷最
早可以追溯到12世紀時的漁村。當時人們曾在附近阿姆斯特爾河上建築水壩,稱之為「Amstelredam」,意指「阿姆斯特爾水壩」。13至15世紀因
開展東方貿易而成為重要的港口。17世紀的荷蘭進入黃金時代,曾經是稱雄海上的殖民國家之一。
 
位於起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附近的體育館,
設有一連三日的Marathon Expo,以歐洲IAAF 
新晉金牌認可的賽事來說,規模說不上很大,但安排恰當。從入口登記註冊開始,順著指示走便來到各贊助單位的展覽,本屆賽事的冠名贊助是TATA 
consultancy services,是一間著名的跨國商業咨詢企業。當然少不了Mizuno、Brooks、Asics、New 
balance等知名運動品牌,也有不少運動裝備、補充品經銷商和其他歐洲城市的馬拉松推廣攤位。從1975 年起,賽事今年剛好40 
周年,馬拉松時限為6 小時,報名費€70。另有半馬和8公里距離選擇,參賽者來自世界各地,共約二萬多名。
 
比賽當日氣溫只有7 
度,陰天下雨,起步時間0930,由於人數太多,熱身之後排隊進場也花了大約20 分鐘,而我身處的blue 
zone也是被安排在最後一組出發。記得跨過Start line時,精英選手在大會直播的大電視中已跑上7 
公里。不過,最快和最慢的也是跑全程,找相應速度的選手一起出發,身旁來來往往也是這數十人,最後還有Runner world sub 5 
的Pacing group,當下自我感覺更良好,漫長旅程中,能互相鼓勵的時間也更多。
 
'Smile if you are not
 wearing underwear'這句完全顯視出打氣路人的幽默感。此項賽事最大的挑戰是由12到25 公里的Amstel river 
來回,進入市郊後雨越下越大,體力極速消耗,每一公里只想盡快看到折回點,同行的跑手亦相繼散落,冒着冷雨前進,一呼一吸白氣白煙。Yes, it's 
cold, I know.
 
根據以往經驗,自己會在27公里左右出現撞牆效應,腦中不斷出現放棄念頭,因為下肢肌肉開始出乳酸,一定要
降低速度不能因勉強而受傷。行下去捱下去,到達30公里checkpoint,真正比賽才開始,我不停向自己說話去對抗疲累,胡思亂想究竟一直跑步和參加
馬拉松的意義,好不容易,看見sub 5 pacing team 從後上來,最後5 公里,就和他們一起完成,it's almost done, 
not now and don't walk. 
一直向前吧!40公里左右,半馬健兒擦身而過,再次令我熱血沸騰,加上臨近終點路旁打氣的市民非常多,氣氛非常熱鬧,確實使人感動和興奮。進入倒數300
 米,我更昂首闊步,以當時最佳的狀態衝過終點。一個挑戰完結以後,又是下一個開始的準備。
 
「你唔細架喇⋯⋯」這句是我在2015 
年為止,親耳聽過最深刻的說話。年輕人的鬥志就好比便利店的打火機,再便宜再差勁,內裏總蘊藏著一團火,只不過呢團火好易亦好快被吹倒,有時遇到少少挫折
就放棄,更多是三分鐘熱度之後又提不起勁。最近發現自己跑步過程好像一包煙,無論幾大風,有冇火機,甚至枝煙比人撞跌,只要個「癮」夠大,習慣其實就在一
呼一吸之間。有人對我說,追夢都要講資格。幸運地我有足夠的能力和條件,容許我可以繼續跑下去,這份珍惜現有的領悟,是這個旅程的最大禮物。
 
Jason See
以跑步為目的而旅行的生活實踐者。

30/09/2015 日本夏季最大規模馬拉松-北海道馬拉松

北海道馬拉松的Logo 是一個部首偏旁所構圖,一眼看過去是「辶」部。就漢字而言,「道」、「進」、「速」等等有關跑步與速度的字眼,常常都與這個部首有關,而北海道的「道」字部首也是「辶」部。

此項賽事乃日本夏季最大規模的馬拉松,對當地市民而言,也是北海道最大規格的馬拉松大會。賽道以札幌市中心的大通公園為賽道的起終點,受到日本陸連協會承認,報名費為一萬五千円。整段賽道起伏平緩,不過嚴格的五小時完賽時限一直是北海道馬拉松的傳統,途中更有十多個關門時限,跑手一但超時,就需按大會工作人員指示離開賽道,搭上回程巴士退場。

全馬大約有一萬五千位健兒,由札幌市內著名地標之一的札幌電視塔起步,之後南下博野區商業街,沿途有很多打氣的市民和表演團體,對跑手大為激勵,各支援點、救援人員和水站亦安排恰當,足見主辦單位非常周到。

經過15公里的檢查站後,賽道進入「新川通」的來回,一條長達8公里全直路的暗斜上下坡,由於時值正午時分,烈日當空,這是整場賽事中最艱鉅的一段跑道,最好要準備防曬以免曬傷。37公里後,賽道會穿越綠意盎然的北海道大學校園,出口會看到紅磚建造,充滿巴羅克建築風格的北海道廳舊本廳舍,最後返回大通公園完成。

由於大會有五小時的完賽時限,腦海一直存在不少心理壓力,畢竟四十多公里的距離,不能排隊出現意料之外的變數。話雖如此,整個過程反而令我更為專注,每公里也穩定地以均速前進,直至跑到最後一個檢查站,眼見終點在望,方才放下心頭大石。

能夠順利完成一次海外馬拉松,事前的凖備過程絕不簡單。除了恆常的練習,還需要飲食起居、作息時間等生活習慣的配合。在此我要多謝家人的體諒,朋友的鼓勵及教練的指導,他們的支持和信任讓我得以將一件自己喜歡的事,做得更好。

 

俄羅斯聖彼得堡-白夜馬拉松 28/06/2015

因為White Night Marathon,我首次踏足俄羅斯。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,波羅的海沿岸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,它也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。這個比賽為聖彼得堡白夜節的一部分,“白夜”又稱極晝,是北極圈的獨特景觀,配合廣闊的天際線,為這座美麗的城市增添了更加動人的魅力。

全馬路線大致平坦,從隱士盧博物館出發,先在彼得保羅要塞後面繞一大圈,回冬宮後再前往景色開掦的芬蘭灣,之後逆流沿著冬宮運河轉往市中心最熱鬧的涅夫斯基大街,最後再順著涅瓦河岸回到冬宮廣場。聖彼得堡於十八世紀建城,到處都有古蹟,跑在二三百年的道路上,氣氛一流,沿途經過市內大部分的歷史建築,全程幾乎沒有重覆的來回賽道,風景名勝如畫,比賽道路全封。

跟大部分上班族一樣,能在工餘時進行跑步訓練,是堅持亦是挑戰。我相信有多少時間、多少資源,就做多少事,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,然後全力以赴。這些年的旅程,幾乎都是圍繞世界各地的馬拉松賽事而計劃,每一次順從自己內心熱情的「旅行」,能讓一個原本平凡無奇的人,在過程當中被世界的能量慢慢灌注和充滿,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。

Jason See
以跑步為目的而旅行的生活實踐者。

【Volkswagen Prague Marathon捷克布拉格 3/5/2015】

布拉格是一座歐洲歷史名城。城堡始建於公元9世紀。14世紀中葉,在查理四世統治下,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皇朝兼波希米亞王國的首都,對歐洲中世紀政治、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影響鉅大,並興建了中歐、北歐和東歐第一所大學- 查理大學。

跑步是認識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,布拉格國際馬拉松是每年5月於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的國際馬拉松賽事。它創辦於1995年,為中歐最大規模的跑步活動。貴為 國際田聯金牌賽事之一,有三分之二的參加者來自超過70個不同的國家,並成為世界上沿途風景最美麗的馬拉松比賽之一。布拉格馬拉松舉辦同時,也會在賽道兩 側舉辦盛大的音樂節,大家可以一邊跑步,一邊感受音樂的魅力和激情。

賽前的Expo 不算大型,註冊拿過號碼布後,有一個飲品攤位特意讓自己和朋友預先錄製大約十秒的打氣片段,往後在比賽途中播放,設想周到極具心思。不過大品牌參展攤位例 如Adidas、Brooks並沒有提供折扣優惠,反而一些當地的運動用品公司生意較好,帶旺會場令氣氛更加熱鬧。

比賽當日氣溫大約16-18度,天晴乾爽。整個市中心也是一個大型嘉年華,屬真正的全民盛事。由寄存行李,熱身區到各組別的地點,適當安排在各個大街小 巷,指示清晰明確,實在值得一讚。賽事以舊城廣場為起點,兩次跨過600年歷史的查理大橋,初段跑在老城區的迷宮小巷,經過城區的歷史久遠的教堂和天文 鐘,繼而向伏爾塔瓦河兩岸前進。這個歐洲最美麗的古典城市,幾百年間依舊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世界各地的跑者來此朝聖。全馬時限為7小時,一個十分友好的關 門時間,足夠大多數參賽者通過雙腳穿梭於這座千塔之城,以一個跑者的姿態給自己一個浪漫的回憶。

每對情侶都對理想的旅遊和度假方式有不同要求,即使彼此走在同一條的路也有快慢之分。經過起點後,我們說會於終點相見,途中遇到的所有問題、困難和疲累, 也要獨自面對。還記得上文提及的打氣片段,除了在飲品攤位的投影幕播放,也是支持對方和自己跑下去的強心針,說到做到的Keep moving forward,才是長途賽精要所在。

Jason See
以跑步為目的而旅行的生活實踐者。

【Zurich Barcelona Marathon 西班牙巴塞隆納 15/3/2015】

巴塞隆納有“伊比利半島明珠”之稱,是歐洲著名的旅遊勝地。中世紀時為羅馬人統治的殖民區,由西元前 2 世紀的小魚村發展成現在的國際大都會,曾舉辦過1888和1929 年的萬國博覽會以及1992 年的奧運會,通行的語言是加泰羅尼亞語和西班牙語。除此之外,它也是文化及藝術的前衛之都,世界級藝術家如畢卡索 (Picasso)、達利(Dalí)、米羅 (Miró)、高第(Gaudi)、多明尼克依摩它內(Domènech i Montaner) 等更在巴塞隆納建造了現代主義(Modernismo)的建築物。整個城市處在兩座小山丘之間的一塊狹長平原地帶,市區一面是海港,三面爲丘陵圍繞,地中海海岸以“V”字型擁抱著這個城。

Marathon Expo 位於巴塞隆拿博覽會(Fira de Barcelona)的室內場館,主要贊助商為Zurich 和Asics,場內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戶,價錢合理,氣氛濃厚足以逛上個多小時。館外的瑪麗亞·克里斯蒂娜王后大道(Avinguda de la Reina Maria Cristina)就是馬拉松的起點。整個城市運動風氣盛行,有舉辦超大型體育活動的經驗,加上交通便捷,許多跑手對每年三月中舉辦的巴塞隆納馬拉松有很高的評價。

作為國際田聯的銀牌賽事,比賽當天大約有一萬六千多人參與,全馬時限為6小時。除了沿路經過許多著名觀光景點如:聖家堂、巴特略公寓、米拉之家、魯營球場、西班牙廣場、加泰隆尼亞廣場,凱旋門及小巴塞隆納海邊等。

整段路線設計堪稱完美,不但沒有走過任何高速公路,也沒有被放逐市郊,足跡所及都是城市中心的精華。走過30公里左右,眺望着地中海沿岸的藍天白雲,完全感受到初夏帶來和煦的陽光和溫暖。個人對於整場盛事細心的週到規劃有高度讚賞,包括賽前完整的資訊及現場工作人員非常熱情有效率。補給站的飲料、水果、能量膠供應齊全,終點也有提供為數不少的食品以補充體力,絕對是馬拉松旅行的好選擇。

長跑是寂寞的運動,因為過程中大多數的時候都只能和自己說話,也必須和自己說話。在無法欺騙自己的情況下,只好從心底相信着「堅持下去」是有價值的事,這樣才有辦法真正抱持這樣的信念走下去。儘管速度變慢,也要一直前進,越往前進,就能看見越多不同的風景。而這些風景,若不是一直堅持,是怎樣都不會看見的。

不斷前行,其實一直都在為自己創造更有價值的旅程。路途上不會因其他人超越而貿然加速,也不因其他人開始閒逸漫步而停下腳步,找個能聽見呼吸聲的配速,便可感受到身體裏的努力和堅毅。

Jason See
以跑步為目的而旅行的生活實踐者。